十天之后,逐渐完善的十二种部件终于组合在了一起,身长两尺三寸(52厘米),臂宽两尺(46厘米),箭匣一次装箭二十枚,一个可抓握的杠杆连接箭匣的尾端和弩身,击发后一手握住杠杆向后用力拉动,杠杆带动弩弦完成复位,同时拉开箭匣底部的两个木栓让箭匣内的铁箭落入箭槽内,箭完全由生铁所制,重九两(140克,汉斤十六两),长度一尺一寸(25厘米),箭簇为尖锐三棱型。
群策群力之下,这具连弩和刘启熟知的连弩已经大为不同,箭匣、杠杆和弩身由金属部件连接,可以随时装卸,这是刘启根据后世模块化武器的概念改进的,在战场上即使某个部件损坏也可以立即更换,大大提高了在战时维修的效率。
此外,为了可以让骑兵使用更加方便,弩身的握把的位置提前了很多,超过了弩身的中央,这样持弩弩身的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手臂的支撑,不但大大提高了单手射击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上弦时也远比握把在后省力的多,弩弦便可延长加大整体硬度。
而且由于重心提前,连弩的重量就可以增加,在不影响瞄准的情况下,箭匣的形状变的扁而宽,多容纳了十枚铁箭,整整提高了一倍的火力!
让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的改进是一些工匠们琢磨出来的,从前很多人都说诸葛弩是夸大虚构的,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造出那么先进的武器的,刘启也曾坚定的赞同,不过现在这个念头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他再也不敢轻视古人的智慧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yuese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