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施拉格又一次失败了,他的撤退的功夫在实战中再一次得到了磨练和提升。和上一次在意大利的表现不同,这一次他撤出的部队显然要比上次多一些。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华夏部队兵力不足。如果单纯论逃跑的功底的话,他应该是同盟国将领中最优秀的,因为自从1战结束后,他指挥的战斗结局都是逃跑。”当巴比伦行动结束后,美国人的《时代周刊》以一种嘲讽的语气这样评价这位奥地利将军。不过实际情况如何,并不是一本杂志几句话就可以说清的。华夏内部对奥匈军团和整个同盟国此次战斗的表现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
整个战役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是华夏和德国人在南线爆发的战斗。华夏装甲力量比德国人更强,而且编制更为合理,单纯依靠陆军就可以应对绝地大部分情况,无论是坦克战、攻坚战还是炮战都表现的游刃有余。虽然在某些战场上会吃些亏,但是总体而言依靠优势的装备,华夏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是高于德国的。但是高的也有限。德国人依然可以拖延华夏陆军的进攻,并且依靠较为充裕的步兵力量来防止突破口的扩大化。
于是过于倚重装甲力量而步兵不足的华夏部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尖锐的装甲矛头可以撕开对方的防御,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步兵来扩大裂口,并且及时的包围对手。于是这样做到结果就是,华夏装甲部队屡次击溃对手,但是对手利用华夏突破后短时间的停顿可以将残破防线上的部队撤离,然后重新整合填到下一道防线。然后华夏继续突破,德国人再次撤离重整。华夏可以不断击溃对手,但是却无法趁势吃掉对方的重兵集团,虽然在南线的战斗中摧毁了德国人大量的技术装备,但是德军人员损失不算太大,满打满算损失了不到2个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yuesekanshu.com
(>人<;)